共启校地合作新路径 共谱深度融合新篇章 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召开
时间: 2025-06-08 作者: 浏览次数: 10

6月5日,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在行政中心报告厅召开,共谋校地“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共谱“两新”深度融合新篇章。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张笑钦、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土法、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姚建中、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致辞。金华市领导张健、王尧祥、王志强、陆品能、李斌峰、庄凌飞、章旭升、黄慧、温建飞,浙师大校领导邱利民、吕文革、林一钢、朱毅峰、李盛出席开幕式。副校长张建珍主持会议


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朱重烈代表金华市委市政府对浙师大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学校为金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浙师大是金华的宝,金华是浙师大的家,双方早已血脉相连、共荣共生。当前,金华正坚决扛起时代使命,紧扣省委部署要求,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希望双方树立“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理念,坚持“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紧扣十条重点产业链,深化“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做强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探索人才“互聘共培”模式,深入推进对非合作,携手书写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新篇章。金华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浙师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共创校地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张笑钦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汤奕轩 摄


张笑钦代表省发展改革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金华市和浙师大携手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不仅是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探索。希望双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探索校企合作共赢新模式,推动学科精准赋能产业、平台驱动发展、成果高效转化、政策要素护航创新,形成良性联动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大转换,为金华市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土法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周土法指出,写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要立足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夯实融合基础,汇聚高端人才、挖掘创新潜力,提升科创平台研发能力,产出更多引领性科技成果;要坚持市场主导的融通创新,抓牢融合关键,积极推进师大金华科创园建设,着力打造产学研融通创新的标杆样本;要注重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畅通融合途径,充分发挥浙中科创走廊高校院所产业发展联盟引领作用,强化科技服务支撑与科技金融保障。省科技厅将全力支持金华市与浙师大合作,助力双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姚建中。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汤奕轩 摄


姚建中强调,推动“两新”深度融合,重点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和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一直以来,金华市与浙师大地校合作基础扎实、成果丰硕,合作共建的智能制造研究院、合力推进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等创新实践,为全省“两新”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姚建中指出,双方要勇当技术领先者,立足金华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浙师大高能级科研平台,深化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为区域产业升级筑牢坚实根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解决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大力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要构建人才聚集高地,探索“教科人”一体化新路径,为“两新”融合提供核心动能。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汤奕轩 摄


朱鸿飞表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校要强化使命担当,构建育人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新型育人载体,培养时代新人;要聚力协同创新,省市校协同合力,打造科创高地;要深化“两新”融合,发挥浙师大综合性、多学科的优势,构建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打造示范标杆。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浙江师范大学乘势而上,锚定“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讲话。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应琳歆 摄


蒋云良代表浙师大向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欢迎,向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金华市委、市政府及金华人民给予浙师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敬意与感谢。他指出,浙师与金华血脉相连、共生共荣,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是浙师与金华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牢牢抓住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的战略机遇,以“浙师所能”对接“金华所需”,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教育新引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共筑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新生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行动,汇聚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新动力。



黄慧、李盛向课题负责人代表颁发证书。浙师大融媒体中心 汤奕轩 摄


大会发布“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打造新时代中非地方合作典范”重大课题立项名单,黄慧、李盛向课题负责人代表颁发证书。该课题工作是校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复信精神的重要举措,浙师大依托对非研究的鲜明特色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布局,金华市聚力政策资源支持,共建非洲区域国别学一流学科,为深化中非合作、打造地方典范聚能加力。


当日下午,大会开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艺术与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中非合作”等6个分专场活动,与会专家与金华重点产业企业代表开展定向技术需求对接,推动会议成果即时转化。


金华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金华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各学院、部门负责人;金华市重点产业链企业代表参加开幕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新闻网(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