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十年》丛书编纂方案
时间: 2013-01-19 作者: 浏览次数: 0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中文文献外译系列》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项目
《中国三十年》丛书编纂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间所逐渐呈现出的中国的经验、知识、思想和智慧,正日益引起外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如何从全球视野上将中国的本土经验与知识加以总结,将其转换成可以为外部世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国际知识与话语形态,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日益成为今日中国学术界面对的时代责任。
根据我驻非洲使馆反映和学者调研,近年来非洲各国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十分迫切,许多非洲朋友感到中国的发展道路值得学习和借鉴。但目前针对非洲读者需要的系统科学的中国国情读物却十分缺乏。国内许多机构在接待非洲客人、举办各种交流和人员培训时,也没有类似的读物和教材。我们与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汇报工作时,他们也很有同感,希望能够出版一套针对非洲需要的读物。《中国三十年》正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响应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术“走出去计划”而创作的一套针对非洲读者的中国国情文丛。
二、项目实施方案与计划
第一,丛书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社科处、国际交流处组织校内外各学科领域专家编纂和翻译,由浙江出版集团与非洲国家出版集团合作在非洲国家出版发行英、法、阿拉伯文版。
第二,经组织申报和专家评审,本丛书已于2012年12月获得国务院新闻办立项资助,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3、4年内有序、分批地完成中文编写并翻译成英、法、阿拉伯文,争取成稿一批,翻译一批、出版一批。
第三,浙江出版集团已经与马里撒哈拉出版社签订了法语版合作出版协议,英语版将与肯尼亚文学局合作出版。第一批10部书稿计划于2014年2月完成中文稿,2014年8月完成英、法文翻译,2014年12月出版第一批外文版图书。
三、读者对象与推广市场
1、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等部委采购后在我驻非外交与文化机构推广使用。
2、通过我国外交部、商务部和文化部推荐,进入联合国非经理事会、非洲联盟和非洲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供其了解中国所用。
3、本丛书也可以供国内各部委、高校和培训机构用于对非人力资源培训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4、通过与非洲出版集团合作,探讨本丛书在非洲国家的图书市场上推广销售的途径与方式,逐渐开发非洲市场潜力。
    四、编纂原则与写作要求
    本丛书的编纂和翻译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系统性与客观性:本丛书着重对中国30多年来各领域发展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介绍,内容取舍应紧扣中国发展成就与特色,努力做到系统、全面、客观,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第二,针对性与适应性:本丛书应遵循国际交流的规范,针对非洲的现实需要与国情民状,及受众心理与接受方式,力求文风朴实,平等亲切,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避免直接使用非洲人难以理解的中国式官话、套话。
五、组织结构与首批丛书
第一,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中国三十年》编纂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将会同浙江人民出版社,与丛书的中文作者、外文翻译者分别签定三方的写作合同与翻译合同。
第二,丛书出版费用由浙江出版集团通过申报国家图书推广计划等方式解决,并向中文作者提供稿费(或版税,具体数额另行商定);浙江师范大学将提供翻译费用(翻译费标准另行商定)。
第三,浙江师范大学出台文件,将本丛书编纂工程设立为浙江师范大学重大项目,并认可本丛书为学校科研成果,具体文件由社科处拟定。丛书出版时,封面分别著名中文作者姓名、外文翻译者姓名。
第四,每本丛书计划中文字数约10万字,翻译成外文约12万字。
第五、经报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初步商定,《中国三十年》(非洲英(法)语版)第一辑收录如下15种:
       1.中国经济变革与发展30年
       2.中国政治变革与发展30年
       3.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30年
       4. 中国农村和乡镇建设30年
       5.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30年
       6.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30年
       7.中国旅游经济发展30年
       8.中国科技发展30年
       9.中国交通建设30年
       10.中国商品流通和市场发展30年
       11.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30年
       1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30年
       13.中国地方政府建设30年
       14.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30年
       15.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30年